水性漆与油漆成本效率大比较

在比较水性漆与油漆之前,有必要了解水性漆和油漆的概念,方便深入认识。水性漆就是以水为稀释剂,不含有机涂料的助剂,不含苯、甲苯、二甲苯、甲醛、游离TDI有毒重金属,无毒无刺激气味,对人体无害,不污染环境,漆膜丰满,晶莹透亮、柔韧性好并且具有耐水、耐磨、耐老化、耐硬水、干燥快、使用方便等特点。可使用在:木器、金属、塑料、玻璃、建筑表面等多种材质上。而油漆则是以有机溶剂为介质或高固体、无溶剂的油性漆。
一、水性&油性成本比较
1、用量比较
喷涂用量 | 喷涂固含 | 有效固含 | 有效利用率 | ||
透明底 | 油性 | 160-180g/㎡ | 12-18% | 4-9.5g/㎡ | 20-30% |
水性 | 120-130g/㎡ | 25-30% | 10-16g/㎡ | 35-40% | |
透明面 | 油性 | 150-160g/㎡ | 12-18% | 3.5-8.5g/㎡ | 20-30% |
水性 | 120-130g/㎡ | 25-30% | 10-16g/㎡ | 35-40% | |
实色底 | 油性 | 200-220g/㎡ | 25-30% | 15-25g/㎡ | 30-40% |
水性 | 130-150g/㎡ | 45-50% | 29-41g/㎡ | 50-55% | |
实色面 | 油性 | 160-180g/㎡ | 15-20% | 7-12g/㎡ | 30-35% |
水性 | 130-150g/㎡ | 35-40% | 15.5-24g/㎡ | 35-40% | |
备注: 1.喷涂用量 是以一平方米的底材喷涂所使用的油漆量为参考依据; 2.喷涂固含 指稀释后油漆的固含量; 3.有效利用率 指落在底材上的油漆量占喷涂总量的比例; 4.有效固含 指漆膜完全干了所留在底材上的重量; 5.表格中的数据只能作为一个参考,具体以现场喷涂为准。 |
从表格中看出:
①单位面积的底材,水性漆比油性漆大约节省20%的油漆使用量;
②水性漆的有效利用率比油性的高10-15%,这是因为水性漆喷涂时的反弹漆和飞溅漆少于油性漆;
③水性漆的喷涂固含比油性高10-20%,与油性相比可以减少工艺流程(从有效固含可以看出水性明显高于油性,适当减少施工道数水性漆的漆膜丰满度与油性比不降低)。
2、综合成本比较
从单价看水性漆的成本高于油漆,但是综合考量水性漆的成本不一定比油性漆高,根据我司长期对客户的跟踪调查统计,水性单组份与油性硝基漆的使用成本基本持平,水性双组份是油性PU的1.7-2倍。
对比项 | 单组份水性&油性NC漆 | 双组份水性&油性PU漆 |
综合成本 | 基本持平 | 水性是油性的1.7-2倍 |
二、水性&油性品质和性能比较
1、水性单组份与油性NC漆比较
水性和油性因微观结构的不同导致两者的性能相差较大。水性漆的微观结构是乳胶粒子,随着水的挥发粒子之间相互靠近、粒子变形、粒子合并、分子链缠绕成膜,成膜过程不可逆。而溶剂型NC漆的微观结构是分子链,随着溶剂的挥发分子链缠绕直接成膜,成膜过程可逆。
性能对比见下表
水性漆 | 油性NC漆 | |
环保性 | 环保 | 不环保(含有机溶剂 |
稀释剂 | 清水 | 有机溶剂 |
储存稳定性 | 性能稳定,不易干缩 | 易干缩 |
附着力 | 极佳 | 一般 |
丰满度 | 好 | 差 |
硬度 | 基本一样 | |
手感 | 好 | 一般 |
耐黄变 | 不黄变 | 差 |
耐水 | 彻底干燥后完全耐水 | 较好 |
耐醇 | 24小时无变化 | 发白 |
耐酸 | 2小时无变化 | 严重发白 |
2、水性双组份与油性PU比较
水性漆 | 油性PU漆 | |
环保性 | 环保 | 不环保(含有机溶剂 |
稀释剂 | 清水 | 有机溶剂 |
储存稳定性 | 性能稳定,不易干缩 | 易干缩 |
附着力 | 极佳 | 好 |
丰满度 | 好 | 好 |
硬度 | 整体没有油性好 | 高 |
手感 | 好 | 好 |
耐黄变 | 不黄变 | 一般 |
列出表格是否有一目了然的感觉?总体来说,水性漆在成本效率方面都比油漆高,只是水性漆由于技术成本高,也导致了价格比油漆稍贵。当然,从未来涂料行业的发展趋势看,水性漆取代油漆已是行业发展的必然,毕竟水性漆更符合国家、社会对于环保、健康的产业发展理念。
返回列表